梁冠群:从特禽养殖到醉心海棠

梁冠群:从特禽养殖到醉心海棠-插图

5月16日一大早,返乡创业大学生梁冠群便驱车40余公里前往吕梁洪山村,忙活起了海棠农庄新旅游项目的规划,未来他要把这里打造成徐州乃至全国最大的海棠旅游示范区。一年多来,这已成为这个“80后”新农民的日常工作状态。

1986年出生的梁冠群,是云龙区大龙湖街道办事处段山村农民。大学毕业后,学习广告设计的他怀揣梦想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,在公司小有发展的时候,他又听从家庭和父老乡亲的呼唤,毅然回到父亲辛苦创办的特禽养殖场,走上了特禽养殖的道路。

特禽养殖 苦尽甘来

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冠群的父亲承包了一个特禽养殖场,因禽流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,平均每月损失20多万元。就在这时,梁冠群大学毕业了。一直知道父亲从事这一行很辛苦,所以他不愿去从事养殖,而是梦想在自己喜欢的艺术领域里创业。可看着父亲无助和绝望的眼神,孝顺的他又毅然回到家乡,2010年开始了挽救特禽养殖场危机和自己的创业创新之路。

万事开头难。到了特禽养殖场之后,梁冠群从最基本的饲养技术、病害防治、打扫禽圈入手,逐步了解和掌握特禽养殖的基本技能。为了打开销路,他往往一天要跑好几家客户,“闭门羹”也是家常便饭,但是依然收效甚微,这无疑给年轻气盛的他带来了很大的挫败感,看着满栏滞销的特禽,梁冠群一度有了放弃的打算,但终究他还是凭着一份执着度过了那段煎熬期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,梁冠群深刻体会到特禽讲究的就是一个“特”字,他通过参加各级部门的培训和会议积极联系农林、科技和引智部门,寻求政府的扶持政策,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。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,养殖场很快建成了全国首家商品化大雁繁育基地,并系统整理了杂交锦鸡的有关资料,申报国家畜禽新品种鉴定,申请了知识产权保护,养殖场迅速打开了销路。

在梁冠群的一个养殖基地,记者看到近百亩的棚舍中有一排排的赤麻鸭、孔雀、黑天鹅和腹锦鸡。据了解,经过几年的发展,养殖场的规模越来越大,特禽品种越来越丰富。在大量繁殖销售的基础上,梁冠群利用自己的艺术功底,成功制作了锦鸡标本工艺品,单只售价2000多元,提升了锦鸡的商品价值。全国多地的特禽养殖户在获悉梁冠群培育杂交锦鸡成功的消息后,纷纷前来签定供货合同,特禽销售渠道开始向全国扩展,锦鸡工艺标本也开始出口韩国,养殖场的创业创新之路越走越宽,养殖各类珍禽20余种,年繁育能力突破10万只,养殖场驯养红白腹锦鸡的繁育技术和规模位列全国前三。

心系乡村 海棠花开

特禽场步入正轨以后,梁冠群又扎根在吕梁一片黄土地之中,并为他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———海棠湾。在那3000亩的园林里有着60余种海棠花,梁冠群怀揣着抱负扎根在吕梁洪山村,种植了近两万棵海棠,目前带动100多名村民就业。

2010年,他在园区开始种植和培育海棠。

2018年,开启第一届海棠花节和海棠果节,并与徐州市摄影协会联合,为其提供采风地点。在之后每一年的春季和秋季,当日旅游人数达5000人以上。

2020年,梁冠群开始积极与学校合作,提供研学场地和教育支持,结合自身有孔雀、大雁等的优势,并向学生讲述海棠文化、鸟类文化以及劳模文化,并在植树节带领学生种树体验农作的乐趣。

经过多年努力,从一个大学毕业生到成功创业者,梁冠群深知自己特禽养殖事业的成功,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帮助和乡亲父老的理解支持,“一人富了不算富,大家富了才是真的富”,梁冠群积极开展“青年创业项目帮扶计划”,大大激发了青年创业的热情,为当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再就业作出了贡献。

“这些年返乡创业的经历,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‘奇遇’,乡村振兴需要更多新农民带来新的活力,这是我回来创业最大的动力。”梁冠群告诉记者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创业经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到乡村,为徐州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活力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行业热点

如今农村干什么赚钱?这三个致富项目可考虑,摆脱打工人的命运

2021-7-5 21:17:11

行业热点

盘点那些适合生态养殖的好项目

2021-7-5 21:20:16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